公園,作為城市中具有一定用地范圍、供市民休憩的公共綠地場所,以改善生態環境、創建城市景觀、豐富居民生活為目標,不僅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維系城市生態、平衡、調節城市小環境,而且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公園是城市文明和繁榮的象征,是城市發展建設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態系統、城市景觀、城市物質形式、公共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建設是現代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然而,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隨著人們對周圍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隨著各類休閑服務設施的完善,隨著人們休閑娛樂方式的增加,公園雕塑的功能和規劃模式亦隨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性質由傳統的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功能由原先的休憩、游覽、教育逐步偏重于人與自然的交流,服務對象也由單一的游客擴展為游客、路人、過客。

不銹鋼公園飛馬雕塑
公園雕塑成為城市功能結構與空間布局的有機組成部分,開放空間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間?,F代城市空間已不再是特殊的單一土地,而是綜合地向外擴張,追求在更大區域范圍內的開敞與聯系的空間。隨著城市的結構調整、功能開發,公園雕塑的功能作用越來越重要。公園雕塑建設并不僅是建幾座雕塑的問題,而是要與整個城市發展規劃相協調,使公園雕塑分布合理,形成“點、線、片、面”相結合的整體格局。

不銹鋼鏤空燈光圓環雕塑
公園雕塑建設要求與城市構成良性互動的關系,而不是像私家園林那般“孤芳自賞”或傳統城市公園那般“固步自封”,它的開放性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公園開放性的實現層次除了考慮公園系統中公園雕塑與公園之間的整體性之外,還必須關注公園與周邊街區的融通。公園開放性所波及到的內容,至少包括空間方面的開放、功能設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園雕塑的使用價值及與城市文化的對應。
在城市土地資源嚴重稀缺的今天,合理利用各種可利用的土地(包括道路、停車場、水道、市場等),通過規劃建設,使其成為城市綠地的一部分,綜合利用空間無疑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綜上所述,公園作為城市開放空間,與傳統公共空間構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間風格和生活化的公共空間之間的綜合化、多樣化將吸引盡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隨時代變化而不斷更新。一個公園雕塑必須繼承該地域的地方景觀和文化。公園在整體上作為一種文明財富存在,必須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然、文化和歷史方面的特色。自然景觀是城市的基礎,文化景觀是城市的靈魂,在城市公園規劃設計中如何發掘、如何表達、如何傳承傳統文化,應該成為規劃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